一、历史性突破:金价涨势有多猛?
2025 年 10 月的全球黄金市场,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 “狂欢”。10 月 15 日,伦敦现货黄金盘中触及 4218.13 美元 / 盎司,COMEX 黄金期货突破 4235 美元 / 盎司关口,国内沪金主力合约更是站上 960 元 / 克高位。短短半个月后,这一纪录再度被刷新 ——10 月 17 日亚市早盘,现货黄金冲高至 4379.38 美元 / 盎司,沪金主力合约突破 1000 元 / 克整数关口,年初至今伦敦金涨幅已超 60%。
市场热度从数据中可见一斑:9 月全球黄金 ETF 持仓量增至 9720 万盎司,为三年来峰值,单月净流入 360 万盎司;国内爱回收平台年内黄金回收额同比暴涨 149%,9 月出现 5.9 公斤的单笔大额交易。过去一周,黄金更是实现连续第九周上涨,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资产之一。
二、涨势密码:多重利多因素的共振
金价的凌厉涨势,源于宏观经济、政策预期与地缘风险的多重支撑,且驱动逻辑正不断切换强化:
- 美联储政策成核心引擎
8 月以来,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连续低于预期,就业市场显现拐点,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。9 月美联储重启降息 25 个基点后,市场押注 10 月降息概率达 98.3%,年底前累计降息 50 个基点概率超 95%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总统对美联储的干预加剧 —— 提名倾向大幅降息的官员进入央行体系,施压主席鲍威尔降息,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,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溢价。 - 美元信用体系遇冷
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正悄然松动: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 2000 年的 71.5% 降至 2025 年二季度的 55%,为 15 年最低。与之对应,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,2025 年二季度黄金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较十年前提升 8.4 个百分点,成为 “去美元化” 浪潮中的重要选择。 - 风险事件持续添柴
美国银行业风险卷土重来,地区银行 Zions Bancorp 因贷款减值导致股价暴跌,74 家大行单日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;政府 “停摆” 危机悬而未决,每周造成 150 亿美元经济损失,关键经济数据暂停发布加剧市场迷茫。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、中东与俄乌局势紧张,黄金的避险属性被极致激活。
三、前景预判:短期震荡与长期牛市的平衡
对于 “涨势能维持多久” 的核心问题,业内形成共识:中长期牛市根基未改,但短期需警惕回调风险。
(一)短期:四季度或步入震荡调整
当前市场已显现超涨信号:黄金相对美元的超额收益、资金情绪指标均达历史高点,沪金持仓创新高但成交量萎缩,期货净买单从高位回落,暗示追高力量减弱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反弹,美元若阶段性走强可能触发获利了结,技术面存在 10%-15% 的回调空间。
上海黄金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已同步发布风险提示,指出市场过热可能引发大幅波动。多数专家认为,三季度涨势已充分消化降息预期,四季度金价大概率在 4000-4400 美元 / 盎司区间震荡。
(二)中长期:牛市逻辑仍未逆转
支撑黄金长期走牛的核心因素并未改变,甚至在持续强化:
信用定价主导新周期:与过去 20 年 “增长 + 流动性” 定价不同,当前黄金交易的是 “法币信用受损 + 财政担忧” 逻辑,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未有的新范式,货币多元诉求下的对冲需求难以消退。
债务与政策风险难解:美国政府债务问题持续恶化,美联储独立性争议长期存在,这些结构性矛盾若与其他资产风险共振,将进一步推高金价。
机构预测乐观:多数机构认为涨势可延续至 2026 年中,目标价见 4200-5000 美元 / 盎司;若基本面不变,2026 年后甚至可能冲击 6000-10000 美元的长期目标。
四、投资者启示:在波动中把握机会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需避开 “追高陷阱”:
短期可逢回调布局,避免在历史高点盲目入场,设置 10% 左右的止损区间;
中长期可配置 10%-15% 的黄金资产,通过 ETF、积存金等工具分散风险,而非依赖实物黄金短期炒作;
密切关注 10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、美国债务谈判进展与地缘局势变化,这些事件可能成为趋势转向的关键节点。
正如紫金天风期货研究员刘诗瑶所言:“黄金的利多因素不停切换,但始终存在。” 这轮牛市或许不会一蹴而就,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,黄金的 “安全垫” 价值仍将长期凸显。